找到相关内容93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海法师在真际禅林作《信心铭浅释》佛法讲座

    了,有善念不欢喜,有恶念不压制,它会“自尽”,会消失掉。恶念来自像太虚一样的心体,像海里的波一样,它会回去,抓它干什么。一般人总是停在两边,心一动就有两边,对错、是非、有无、好恶、美丑、利害、得失、人...

    明舫

    |明海法师|真际禅林|信心铭|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1459157385.html
  • 幼儿胃肠道发育

    幼儿期胃肠道的功能有待完善与保护,由于这时儿童进食有很大的主动性,常以好恶决定是否进食。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必然伤及脾胃,严重时会导致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1)胃的容量 幼儿胃的容量相对较小,其所分泌的胃酸及各种消化液数量有限,且消化液的活性较低,所以对食物的耐受性较差。如对冷热不均,烹调不当等,都会出现明显的反应。而幼儿的活动能力增强,...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22240315693.html
  • 求放心

    “佛教文化导论”是迄今为止,我所感觉到的最满意的课。佛教文化所创设的意识形态在表象上与现实世间所存在的完全是两个世界,两种表情。  不可否认,佛教文化是一种更人性,更人文的文化形态,为什么呢?我认为佛教更关注气是人本性本心的修养,将人从名分、道德、美丑、好恶等等充满功利与欲望内涵无形抽象的束缚压制中解放出来,使人真正复归到人的本心本性。而世俗的文化形态更多的所要处理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

    杨利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45340384.html
  • 学佛的三解脱门

    、感受情绪(六根对六境的触受)、识别(分析异同与推理反省)、意志行为、觉察等。依认识的过程,五蕴的次第应该是色蕴(六根对六境)、识蕴(六根对六境生六识的觉察力)、受蕴(有觉察才有好恶的感受)、想蕴(有感受好恶才有进一步的分析推理)、行蕴(由推理分析才进一步结合前四蕴而发为带有意志的行为)。  依人的系著性,又可把五蕴分成四种情识的系著,第一种是对色身的贪著、对感受情绪、对主观识别分析、对行为意志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4140448.html
  • 三祖僧璨禅师信心铭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

    僧璨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1545031.html
  • 释显如:灭谛

    观点来看一个证涅槃的解脱者,如何具足这些特点。解脱者所证悟的“真”,不是“真我”、“大我”、“梵我”或“宇宙精神”,而是如实知见苦恼的生灭因缘,悟解缘起无我而具足洞察世间实相的智慧,不受好恶的影响去了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546842.html
  • 真平等之省思

    境,心行平等?因为被自己的执著所左右。一旦心有所执,便有好恶、对立,在比较当中患得患失,便易心生烦恼,造罪犯过。所以,不在事相上比高下,不与人争长论短,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冲突、虚妄的烦恼。况且,他人之...

    见成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4347230.html
  • 佛是什么?

    宿世的因缘果报,命运好恶。六道轮回之事。  漏尽通-超三界,离开六道轮回生死,生死自如,无一切烦恼,无业障谓漏尽。   佛为什么有这些智德呢?不是天生自然的。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过去累生累世,无量劫修...

    释圣法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547293.html
  • 禅与人生

    所以会对境产生美丑、好恶等分别,进而产生取舍、爱憎,如果我们能保持清净的心,心里不分别,不贪著财、色、名、食、睡,一有烦恼马上忍下来,凡事都能退一步想,心中没有黑暗、烦恼,起心动念总是光明磊落,就是...

    见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247559.html
  • 宗教与现代化

    一同并进,宗教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变化必然要深刻地影响宗教的变化。“世俗化”也罢。“神圣化”也罢,都不取决于任何个人的好恶。宗教只能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实现自己的“现代化”。也许,...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5951117.html